中国农机行业的“蓝海”——蔬菜收获机械
日期:2017-05-13 / 人气: / 来源:汉中中盛农业科技有限公
资料图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据了解,2016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4亿千瓦,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农机工业总产值超过了4200亿元,跃居农机制造第一大国。但是,很多环节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2017年2月22日,在农机360网主办的“中国农业机械行业营销峰会暨大田农社农事服务中心经销商加盟会”上,一位与会嘉宾说起:“我国的蔬菜收获机还是零。”无疑这是我国农机行业的一片“蓝海”。
抓住时机,敢于尝试。在拖拉机、小麦收、水稻收、玉米收等农机市场几乎饱和的情况下,如果能领航蔬菜收获机这片“蓝海”,或许会让农机生产企业、经销企业走得更远。在解放菜农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为了提高蔬菜全程机械化水平,国家肯定会对此类农业装备加大补贴力度,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与其在农机行业的“红海”中杀得遍体鳞伤,不如在“蓝海”中“撸起袖子加油干”。
市场需求缺口巨大
中国是鲜食蔬菜大国。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更是举世无双。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蔬菜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对蔬菜的需求量就更加巨大。据了解,中国每年种植蔬菜面积高达3.2亿亩,产量达7亿多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蔬菜的机械化率仍然较低。据有关行业协会的数据,国内蔬菜种植机械化率20%都达不到,收获环节就更低了,估计连5%也达不到,仅有的那部分蔬菜机械化多是停留在技术成熟化和可靠性试验阶段。
国外很多蔬菜收获机让我国农民艳羡。据笔者了解,大田农社微信公众号偶尔会发布一些国外蔬菜收获机的视频或是图片,无论是点击量、转发量还是评论人数都比较高。虽然表面看上去多是对国外蔬菜收获机的赞叹,但更深一层的含义却是对本土蔬菜收获机的期待。欧美发达国家有8000多种农机,几乎覆盖了农业生产的所有领域,而我国目前只有4000多种,其中蔬菜全程机械化方面空白点很多,留给国产农机企业很大的拓展空间。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装备研发大多经历了上百年,虽然主要种类的农机被国际农机巨头垄断,但是依然还有不少“细缝领域”农机的佼佼者存在,这种差异化竞争的“多速欧洲”模式,非常值得现如今我国农机行业同质化竞争的部分农机企业去借鉴。
我国蔬菜收获机的研发瓶颈正在逐渐消失
规模化。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虽然是我国的优点和骄傲,但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只能说是各有利弊。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都属于“小农”作业,因此农作物生产效益不是很高。现如今,由于很多地方的种植方式和农艺差别,绝大部分地区的蔬菜都只能靠人工去打理,连蔬菜播种环节的机械化率都很低,还需要人工去种植。由于种植环节的不规范,后续的收获环节就更难实现机械化。近些年国家大力推行的农村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等政策,逐渐将耕地集中连片,再加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在每年加大投入。另外,近一两年粮食作物价格走低,不少农户都在考虑是否种田、种什么农作物。这些对于规模化种植蔬菜来讲,可谓是大好时机。适度规模发展蔬菜产业,也正是蔬菜全程机械研发、推广的大好时机。
蔬菜机械化技术发展路线的探讨
高手在民间。时不时就能看到某某民间发明家的某某农机新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在举手称赞的同时,笔者了解到,很多农机方面的专利并没有转化成实际成果,没有实现量产,没有造福中国农民。有眼光的农机生产企业不妨屈尊主动去拜访这些“民间科学家”,充分利用一下这些民间智慧,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造出更多适用的农机新产品。
按蔬菜的类型,蔬菜的种植环节,可分为小粒精量播种机、育苗播种机,覆膜机等,收获环节大致可分为根茎类收获机、叶菜类收获机和茄夹类收获机。根茎类蔬菜收获机研发可以借鉴马铃薯收获机、大蒜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已经初具市场规模的收获机经验,再根据各种不同根茎类蔬菜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改造。此类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最为不同的是农产品“出土”环节,后续的捡拾收集、传送、入仓环节大致类似。因此,如果能像小麦、玉米互换割台两用收获机那样,农户自己可以简单组装、拆卸“出土割台”,那将是兼收多种根茎作物联合收获机,正是薯农、菜农希望得到的。
叶菜类蔬菜,先攻克此类整株叶菜的种植环节机械化,再攻克收获环节机械化。比如卷心菜等整株叶菜,同一片菜地,如果同时种植的话,蔬菜的成熟期几乎相似,收割的高度也几乎相似,因此具备良好的机械化收获的条件,只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各地人工种植的株距、行距不同,没能规模化种植,进而影响机械化收获的程度。如果某个农机研发团体能够跟蔬菜种植合作社达成协议,在农艺师的指导下,先对种植环节的农艺做一个合理的规范方案,造出一定规格的蔬菜播种机,在根据此播种机的株距、行距研发蔬菜收获机,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虽然茄夹类蔬菜收获机在国内农机技术领域里尚属空白,但是放眼世界,已经有此类收获机在农业发达国家规模化使用。据笔者了解,一些中国企业和个人已经从国外进口了一些茄夹类蔬菜收获机,但是此类收获机比较适合国外茄夹类蔬菜的收获,因为中国一些蔬菜品种的成熟期、果实高度等尚不适合机械化采摘,这就需要蔬菜品种的进一步改良。因此把一些国外蔬菜收获机进行“本土化”改造,也是一条可考虑的路子。
结束语
总的来看,单项农机专利技术比较多,但集成配套和系统解决方案上的研究差距还比较明显。在当前拖拉机、收割机、耕整地等主要农机种类一片“红海”的情况下,农机产品的研发转向“蓝海”势在必行。与其在“红海”中杀得遍体鳞伤,不如另辟蹊径,觅得一片“蓝海”自由自在地遨游!
作者:汉中中盛农业科技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乡村别墅冬天常用的10种取暖方式09-16
- 痛定思痛:敢于对比,我国农机产07-07
- “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如何行稳致07-07
- 甘肃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7-07
- 四川首届农机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07-07
- 环保厅来抚调研农村生物质直燃取07-01
相关内容 Related
- 家用取暖炉的点火注意事项03-05
- 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2019年会在京召03-02
- 清洁采暖炉具和小型生物质锅炉标03-02
- “保计,我把取暖炉给你送来了”12-22
- 清洁取暖让天津西青群众干净温暖12-22
- 采暖季到了,这些暖心补贴你们收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