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生产企业怎样渡过2017年?
日期:2017-06-14 / 人气: / 来源:汉中中盛农业科技有限公
谨慎量产。既然行业内大多数人都觉得今年市场不会很景气,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一定要注意:严防“供大于求”。生产企业要时刻紧盯市场销售情况,尽量将厂房里的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出货一批,生产下一批。确保市场需求增加时有货供应,市场需求减少时就即刻减少产量甚至是停产。越是在这种艰难时期,越是考验企业各环节的衔接,要尽可能缩短资金回笼时限,不能让厂房里的机器占用太多资金,确保一定的流动资金。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在今年的这种市场环境下,便是岌岌可危的。
产品多元化。在现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某个生产企业仅靠某一产品打天下,除非是极其热门、而且别人很难模仿的产品,否则,抗风险能力就非常弱。多元化不是一时之间就能达到的,比如,单一生产拖拉机的企业,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条收获机生产线,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综合考虑,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应该如何多元化呢?此次调查的留言里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用户想要的收获机是收割+打包一体机,不是单纯的收割”。生产企业如果可以在现有生产产品的基础上,深度、横向研发出更多功能的农机,一机多用,提高用户购买农机的使用率,缩短购机回报时间,不也是一种产品多元化形式吗?
重视区域性产品。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的不少生产企业把销售面铺得很广,地处北方的厂房,制造出来的农机要拉到南方甚至是海南去做试验、推广。身边的广阔市场还有很多空白、空缺、短板领域,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先把家门口的市场牢牢把握在手里,毕竟“家门口”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所需要什么样的特色性农机产品,“东道主”是最清楚的,生产、改造、试验、推广、维修当地特色农机产品的优势更是得天独厚。把“家门口”的市场吃透,再放眼周边、远方的类似地域特色市场,实力够大后,再建立其他地域特色农机产品也为时不晚。
农机经销商怎样渡过2017年?
注重提高维修服务能力。此次调查中,又一个关于经销商转型升级的问题,笔者原本认为选择开拓二手农机市场或建立零部件库房这两个选项的人会多一些,毕竟这两项对于大部分农机经销商来讲还是陌生和欠缺的。出乎笔者预料的是,提高维修服务水平,这个原本就是经销商常规业务体系的项目,竟然超过其他选项。原因可能有两个:要么是部分农机产品质量还不是令人很满意,要么就是部分经销商的维修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当地用户需要。
拓宽盈利范围。近些年来,农机经销商数量多出了不少,如果是差异化产品竞争还好,但是,事与愿违,新进增加不少农机经销商所销售的产品在与原有经销商同质化农机产品竞争,不同品牌的同质化产品也就算了,有的竟然是同一品牌的相同产品竞争,此种情况对厂家、商家和用户都带来不小的困扰。这种以销售为主营模式的经销商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因此,拓宽盈利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拓宽?拓展哪些?当然要利用原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地利资源,使得新拓展盈利点与原有的业务轨迹相互扶持。农机贷款、农机保险、农资、二手买卖等都可尝试一下。
适当尝试新模式。既然农机行业进入“低谷期”,那就意味着新一轮“洗牌”开始。怎样在“洗牌期”存活下来,守着原有模式风险就会很大。如果原有模式没问题,何必会“低谷”?何必会“洗牌”?这个道理应该及早重视。原有模式不适合当今现实环境后,会有各种创新、革命的新模式来取代。在新的“黄金发展期”到来之前,各种模式创新都有可能是未来的主要、重要模式。因此要敢于创新、大胆尝试。5月20日,大田农社农事服务中心首家示范店揭牌,这种模式的创新,也许就是未来的方向,各地经销商不妨尝试一下。
结束语
整个农机行业的繁荣,不是靠一两个人、一两个企业、一两个经销商、一两个用户就能做到的,需要行业各群体共同努力,好的政策、好的产品、好的质量、好的服务、好的模式,都需要我们群策群力。
作者:汉中中盛农业科技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乡村别墅冬天常用的10种取暖方式09-16
- 痛定思痛:敢于对比,我国农机产07-07
- “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如何行稳致07-07
- 甘肃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7-07
- 四川首届农机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07-07
- 环保厅来抚调研农村生物质直燃取07-01
相关内容 Related
- 家用取暖炉的点火注意事项03-05
- 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2019年会在京召03-02
- 清洁采暖炉具和小型生物质锅炉标03-02
- “保计,我把取暖炉给你送来了”12-22
- 清洁取暖让天津西青群众干净温暖12-22
- 采暖季到了,这些暖心补贴你们收12-22